欢迎来到渝企云

【重庆资讯】“渝十条”来了!破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发布时间:2020-11-27 17:27:33

【重庆资讯】“渝十条”来了!破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如何破题“融资难”和“融资贵”?近日,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高法院、人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保监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10条具体措施,切实提升全市金融信贷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今(2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重庆市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第5场——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金勇杰 市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戴   明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唐   峰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

夏红丽 市高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

许晓征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委员

李   理 人行重庆营管部征信管理处处长

金勇杰发布相关情况

看举措

清理不必要的“过桥”环节

这10条具体举措中,涉及提高金融信贷服务可获得性方面有六条,包括政策引导、优化流程、降低信贷成本、提高融资担保支持、推进大数据服务和健全容错机制;

增强金融信贷服务便捷性方面,主要包括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加强信用信息应用;

维护公平竞争的金融信贷营商环境方面,涵盖妥善审理金融类纠纷和加强金融监管执法。

金勇杰表示,为了降低企业信贷成本,重庆会深入开展银行违规涉企服务收费专项治理,将银行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违规服务收费作为检查重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引导银行建立差异化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内部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实行小微企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贷款实现让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缩短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过桥”环节,降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附加成本。

为此,重庆会提高金融担保增信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运用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机动车等动产以及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权利进行担保融资,鼓励开展担保业务创新。

进一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优化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建立健全代偿补偿机制,用好用足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政策,不断扩大支小支农融资担保规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

看成效
信贷融资增量占比高

在各项政策推动下,重庆金融信贷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增强了企业融资贷款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重庆各项贷款增速继续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9年11月末,重庆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907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加快1.1个百分点,较上月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4568.6亿元,同比多增823.4亿元。


    “去年1-10月,重庆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304.5亿元,同比多增80.4亿元。分结构看,信贷融资依然发挥资金供给主动脉作用,增量占比高达94.7%。”金勇杰说,“预计全年新增社会融资5100亿元以上,融资余额达5.53万亿元、增长10.5%左右,高于GDP增速4.2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较为匹配。”

期间,全市企业贷款利率保持稳中趋降态势。在货币市场利率信号传导、利率形成机制改革、监管降成本措施等作用下,企业融资成本总体延续去年4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

新闻多一点>>>

重庆市公共信用平台

归集公用信息4.4亿条

华龙网记者提问

华龙网:目前“银税互动”已成为重庆市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能否介绍一下“银税互动”的特点和目前的授信情况?

金勇杰:“银税互动”是重庆实施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战略下,银行业和税务系统通力合作,开发的一种可以说是新型的信贷融资模式。

主要通过依托数据直连的方式和银行的信用评估体系相对接,实现了银、税、数据的互联互通,可提高数据共享和分析的效率,也可达到通过互联网全线上的智能审批目的。企业可随时随地申请获得,基本达到当天申请、当天放款,也支持额度的循环使用,按日计息。

截至目前,各项目银行已累计授信户数达到了10.9万户,累计授信金额达到330亿元左右。当年累计投放达到14.3万笔,累计投放金额达到238亿元左右。

重庆之声记者提问

重庆之声:今天发放的意见中,提到了要充分发挥重庆信息公用平台的功能,请问一下信息平台将如何发挥作用?

戴明回答记者提问

戴明:重庆市公共信用平台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

① 建成市级信用平台,并已在信息共享、信用惠民便企等方面发挥了畅通的枢纽作用。

② 推动了信用信息的归集,并已形成大数据的应用基础。

③ 强化了信用数据开发应用,并为获企数据提供了重要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丰富信用信息数据的资源,在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企业授权管理机制,开放更多的设企信用信息,畅通政、银、企数据对接的通道,降低金融机构收集的成本,助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

人民网记者提问

人民网:重庆金融信息数据库建立的总体情况如何?对整个营商环境带来了哪些利好?

李理回答记者提问

李理:截至2019年底,全国征信系统已经收录了10.2亿自然人的信息,2831.4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在2019年,全国个人和企业年度的征信查询量分别达到了24亿次和1.1亿次,个人信息主体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截至去年底,全市共部署了144台自主查询机,并且保障各区县至少布置2台。在群众查询点较大的区域设立了代营点,在节假日满足了群众的需要。

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推广和应用有效缓解了数据不对称、信息故道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昨日起,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二代格式的信用查询服务,与一代相比二代征信系统在产品架构、安全防护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改进。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提问

中华工商时报:重庆市法院在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当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夏红丽:法院主要是通过审理金融类纠纷的案子,来助推金融信贷的银行环境。2019年,重庆法院共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12.8万件,涉案金额650.5亿元。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 创新工作方法,加快金融纠纷解决。健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出台建设“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细则等制度,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纠纷解决体系。

② 加强审判指导,统一裁判尺度。通过组织召开案件分析会、法律适用研讨会,定期对金融纠纷案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统一的裁判规则。

③ 加强沟通协作,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协调配合,定期召开金融审判与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向相关部门通报金融机构涉诉情况及风险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助推金融行业规范发展,形成防范金融风险的合力。

④ 加强对外宣传。延伸金融审判职能,2019年市高法院发布了金融审判白皮书、民间借贷法律风险防控提示书,向金融机构、社会公众宣传和提示法律风险,强化溯源治理,助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金融审判专业化建设。目前,重庆设立了自贸区法院专门审理自贸区范围内的金融投资相关案件,而且在金融机构相对多的渝中区法院、江北区法院设立了金融审判厅,专门审理其辖区内的金融案件。

视界网:请问担保代偿补偿制度是如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

唐峰回答记者提问

唐峰:我们加强了财政金融政策的联动、互动,完善了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损失、代偿补偿制度,从四个方面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更好更实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扩大了政策覆盖的范围。从单一的小微企业扩大到了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创业创新实体,以及符合条件的战略新兴产业企业。

完善了风险分担机制。我们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构建起了“4222”的保障体系,即担保机构分担风险的40%,国家担保基金分担损失的20%,市里代偿补偿资金分担20%的损失,实际上到最后银行承担的损失只有20%。这就解决了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的问题。

降低了综合融资成本。对申请代偿补偿的贷款,我们要求担保机构的收费不得高于2%,利率在市场报价利率的基础上加点不超过250个BP。

提高了代偿补偿的效率。以前申请代偿补偿需要在银行贷款损失追偿180天,将近半年这样一个时间之后才可以申请代偿补偿,如今在追偿的同时就可以先申请代偿补偿资金。

国际商报记者提问

国际商报:《进一步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意见》中提到,要推进大数据金融服务,改善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质效,请问重庆银行业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许晓征:我们在产品的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具体介绍四个方面的举措。

许晓征回答记者提问

大力发展线上产品。引导银行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目前已经有部分产品实现在线申贷、在线评估、分秒到账的功能。截至2019年底,纯线上类产品小微贷款余额181.35亿元,较年初增长27.83%,大幅高于其他贷款幅度。

大力加强政银数据共享。政银数据主要是政府和银行机构数据之间的对接共享,开发运用了“银税互动”“银电合作”等产品。如联动市税务局探索建立涉税数据平台化、标准化管理模式,运用纳税数据为企业的信贷提供服务。

多措并举,多方位、多方式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通过设立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心,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配合市经济信息委深化转贷应急平台建设等措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探索发放弱担保贷款,降低抵押物依赖。联合市科技局推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联合市经济信息委推进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同时,积极推动保险机构创新产品,开展险资直投、关税保证保险、扶贫农业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等,为小微、民营企业获得融资提供积极的信贷支持。


文章来源:

阅读人数:5109(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