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渝企云

市商务委 “十三五”重庆外贸“量”“质”双升 外贸进出口跨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1-02-24 21:56:58

“十三五”重庆外贸“量”“质”双升 外贸进出口跨越新台阶

来源:市商务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02-23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多措并举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6513.4亿元,同比增长12.5%,总量创历史新高,增速高出全国平均10.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全市外贸年均增长7.0%,外贸依存度达到26.1%,在全国外贸占比由1.89%提高至2.01%。

        一、“十三五”期间重庆外贸运行主要特点

        一是进出口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笔记本电脑出口创历史新高,2020年出口笔电6572万台,货值1726亿元,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41.2%,出口量、值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同期全国笔电出口量、值的28.2%和36.3%。手机出口1.3亿台,出口值200.4亿元,增长3.4倍,出口量居全国第二,占同期全国笔电出口量的13.2%。化妆品、母婴用品、服装鞋帽等消费品进口逐年增长,2020年进口突破10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5倍。

        二是贸易方式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工贸易年均增长12.3%。其中,202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3182.9亿元,增长7%,外贸占比由2015年的39%提高至48.9%。一般贸易进出口2010.6亿元,增长14.1%,占全市外贸总值30.9%;保税物流进出口1287.6亿元,增长25.1%,占19.8%。

        三是贸易市场不断拓展。2020年我市对东盟、美国、欧盟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121.7亿、1076.5亿、1037.8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增长35.1%、24.8%、35.8%,东盟超过美国成为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1752.1亿元,同比增长9.8%,较“十二五”末增长30.9%。

        四是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聚集。十三五”期间,跨境电商“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70亿元,位居西部前列,总部贸易与转口贸易从无到有,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元;保税维修开始起步,实现进出口总额约5000万元;保税物流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整车进口规模保持内陆整车进口口岸前列。

      “十三五”期间,我市外贸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提升,不仅培育了一批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庆造产品,还推动了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并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约220万人次,有力推动了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建立全市外贸协同新机制。“十三五”期间,全市建立“稳三外”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市外贸外资发展协调机制,常态化调度外贸工作,全市形成商务、产业、物流、海关、税务、外管等部门齐抓共管外贸新格局。市政府出台了优化一般贸易结构实现一般贸易有效增长、促进外贸回稳向好、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稳外贸稳外资稳外经、扩大进口、出口转内销等一系列外贸发展实施意见,有效化解了中美经贸摩擦对我市造成的不利影响。全市建立重点企业台账,明确商务部重点联系的外贸外资企业116家、市级重点外贸企业100家,加强分类指导和“一对一”重点帮扶,会同14个市级相关部门、39个区县合力推动各项稳外贸措施落地见效,跟踪推动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落地。

       二是强化政策纾困,完善稳外贸政策支撑体系。出台了稳外贸稳外资12条、稳外贸20条等政策举措,形成了全市配套衔接的政策支撑体系。针对国际市场开拓受阻、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境外交易风险增大、进口整车保税工作缺乏抓手等实际问题,先后出台涉及境外参展、出口信保、保单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中小外贸企业专项贷款贴息方面的阶段性政策,并在疫情期间上调资助比例,扩大政策覆盖面,每年惠及外贸企业近3000家,有效帮助外贸企业降低经营风险。

       三是强化改革探索,持续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获批建设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开展铁路运单物权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等首创性、差异化探索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外贸领域证明事项11项,简化证明文件提供方式事项3项,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和外贸经营者备案限时办理承诺制。疫情期间,推动“关、检、税、汇”全流程贸易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办,“一对一”精准协调解决企业供应链配套、物流运输、通关通检、用工保障等关键问题,取得积极成效。五年来,每年新增外贸经营备案主体超过1500家,外贸经营备案主体累计超过20000家。2020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9%,较“十二五”末增长31.8%。

       四是强化发展模式创新,不断优化对外贸易方式。围绕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目标,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方式,实现全市外贸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推动全市新设江津综保区、涪陵综保区,认定西永综保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九龙坡区等10个加工贸易示范区。全市累计获批机电、医药、新材料、农产品等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3个,汽车、摩托车出口单价分别较“十二五”末提升35.4%和9.7%。

       五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推进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建设。积极举办重庆出口商品东盟展、非洲巡展等系列活动,组织企业赴欧洲、东盟、南美、中东、日韩等参展,支持企业以建立自有营销网络方式深度开发欧美市场,以加强售后服务方式巩固东盟市场,以参展参会方式开拓南美、非洲市场,不断提升“重庆造”产品影响力。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办10余次线上推介、在线洽谈和线上签约活动。组织重庆出口商品巡展10余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十三五”期间,共支持2331家外贸企业通过境外参展、开展产品认证、申请商标专利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企业赴境外参展1540场次,获得各类产品认证及商标专利1820项。


文章来源:市商务委

阅读人数:2378(人)

我要评论